推 hasroten: 不過活俠梗用的很多 知道會更有樂趣 07/17 13:03
推 kaj1983: 我不覺得看久了就懂了,會懂也是你從別的地方吸取到對應 07/17 13:03
→ kaj1983: 的知識或經驗 07/17 13:03
→ zero790425: 國語不好他引經據典時跟不上等於白看 07/17 13:04
→ Padkomywaifu: 那金庸古龍也一樣 07/17 13:06
推 kaj1983: 這年頭引經據典跟不上可以查,不想查的話那代表你也不是 07/17 13:06
→ kaj1983: 很想知道他在講啥 07/17 13:07
→ kaj1983: 以前要查反而沒像現在這麼方便 07/17 13:08
→ uxy82: 有布袋戲梗嗎? 07/17 13:10
→ DeeperOcean: 引經據典的東西要寫得好,條件就是讓看的人不懂典故 07/17 13:11
→ DeeperOcean: 也不影響理解 07/17 13:11
→ gigiii1134: 成語也是引經據典啊,知道典更有趣不知道也知道意思 07/17 13:11
→ h75311418: 裡面引用的詩詞文句不懂差點意思耶 07/17 13:17
推 ayufly: 金庸是我國中時看的欸,當時完全不覺得看不懂 07/17 13:17
→ OrcDaGG: 國中能看懂的只有劇情流程 07/17 13:21
→ OrcDaGG: 跟同學聊裡面的人情世故 直接冷場 沒人理你 07/17 13:22
→ limbra: 抱歉 還真的要 今非昔比 不然爛大街模板為什麼需要模板 07/17 13:22
→ limbra: 不懂背景沒有相對應的文化底蘊 最後就只能理解最粗淺的表 07/17 13:33
→ limbra: 層敘述 去哪裡 打誰 贏了 被圍攻 輸了 死光了 你要說這樣 07/17 13:33
→ limbra: 也算有完整體驗的話就 也算是一種看法吧 07/17 13:33
推 thatblue: 金庸古龍我一部都沒看過 但從小看霹靂 所以門派關係背 07/17 13:36
→ thatblue: 景都是邊玩邊學 但國學那些都能理解 07/17 13:36
→ thatblue: 個人覺得不用看過武俠小說 07/17 13:36
→ Freckle319: 這樣說吧 跟你叫東方人去讀莎士比亞或馬克吐溫的意思 07/17 13:38
→ Freckle319: 差不多 07/17 13:38
→ applexdot: 我看金庸的時候才小學中班,連中國地理跟文言文都還沒 07/17 13:38
→ applexdot: 上過一樣開心,看了喜歡就會去查,就像小朋友看哈利波 07/17 13:38
→ applexdot: 特的時候也還不懂英國法國或是梅林亞瑟,難道就不喜歡 07/17 13:38
→ applexdot: ? 07/17 13:38
→ applexdot: 小時候看簡愛之類的,莊園生活什麼的也是大學才知道, 07/17 13:39
→ applexdot: 不影響他作為好讀物的事實,而且譯本都會有註釋 07/17 13:39
推 Rover: 看得懂有分層次 不過要能吸引人就是讀懂表層也能感受樂趣阿 07/17 13:44
推 woei8904: 說的是 不過在學識豐富之後讀金庸 感受又更多 也能瞭解 07/17 14:12
→ woei8904: 為何這麼寫 07/17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