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yldsk: APM有拉高吧 07/17 14:32
推 hihihihehehe: 想知道+1,以前接觸時也有同樣的疑惑 07/17 14:33
推 carkyoing: 裡面的村民有取名流傳的事件 07/17 14:37
→ kirimaru73: 只標給攻擊方,每方一場最多三次 07/17 14:40
→ syldsk: 每一場好像有數量限制,所以可能順位有差 07/17 14:40
→ kirimaru73: 大戰役沒標可能是次數用完了 07/17 14:40
→ kirimaru73: 或是遊戲判定你是挨打方,所以標給對手 07/17 14:40
→ syldsk: 查一下英文,也是被外國網友吐槽沒人知道 07/17 14:45
→ syldsk: 有個號稱是全效工作室的設計指南電子書有寫,看有沒有人 07/17 14:50
→ syldsk: 要去驗證看看 07/17 14:50
→ syldsk: AGE2design document 第17頁左右 07/17 14:53
→ chuckni: 大概是有隱藏的計算公式只是沒人知道實際 07/17 15:00
→ hihihihehehe: 記得以前跟電腦玩時,完場看紀錄,己方初期被打或 07/17 15:06
→ hihihihehehe: 後期攻打敵方,通常是被挨打那方被標記。 07/17 15:06
→ hihihihehehe: 還是說打贏才會被標記?若是攻打失利就算在守方這 07/17 15:11
→ hihihihehehe: 樣,所以雖然挨打但打贏就會被標記 07/17 15:11
→ kirimaru73: 因為這段判定剛好沒有明碼 要對執行檔反編譯才能知道 07/17 15:15
→ kirimaru73: 而這東西又沒有趣到會有人特別想去反編譯 07/17 15:15
→ kirimaru73: attacker是攻擊方而不是獲勝方 不過由程式自行判斷 07/17 15:16
→ kirimaru73: 所以可能會有不直覺的分配 07/17 15:16
→ chuckni: 遊戲應該會判斷戰損資源耗損比這些數字,單純的會戰勝負 07/17 15:29
→ chuckni: 有時候會很難定義,尤其是世紀2有時候是一路從封建打到帝 07/17 15:29
→ chuckni: 王的 07/17 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