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ysmalllamb (小羊)
標題[心得] 歐洲大戰 1864 (雷) DR1 丹麥反戰劇
時間2023-02-23 17:04:51
在中華電信 MOD「即將下架」片單上,找到今天下架的丹麥電影《歐洲大戰》共五集,上網查查才知是 2014 年丹麥影集 "1864" 紀念該年「普丹戰爭」150 週年,果然又是一齣北歐影集化身多集電影藏身台灣串流平台中!話說丹麥也曾經是歐洲強權嗎?這「普丹戰爭」丹麥真能與普魯士一搏嗎?再多查查歷史小知識就會知道:丹麥直到 19 世紀時還曾是傳統歐洲列強之一、在 1848-1851「第一次什勒斯維希戰爭」時丹麥還憑歐洲其他列強共同圍堵普魯士與德意志邦聯之勢風光勝仗,隨後又過十幾年到 1864 還要打「第二次什勒斯維希戰爭」亦即「普丹戰爭」仍信心滿滿?
https://pics.filmaffinity.com/1864-688842746-large.jpg
丹麥小國,擴張的過去
結果證明這信心滿滿的大國野心重摔一跤!本來吃定列強會像上次一樣幫他圍堵普魯士、但這次可是丹麥自己主動修憲兼併緩衝小國 Schleswig,不但名不正言不順沒人想挺他、更激起德意志諸邦同仇敵愾與普魯士站在一起大破丹麥致割地求和!結果不但損失原有的 40%領土與 38.5%人口、更從此喪失民族信心一蹶不振、倒是從此改弦易轍不再擴張轉向內政而成今日的福利國家... 總之這可說是丹麥推出傳統列強競爭而轉往現代國家的歷史轉捩點!聚焦在這場擴張戰爭,今日小國丹麥拍起戰爭片終於能擺脫「受害者敘事」而改談「侵略者檢討」,檢討的核心又是什麼?
關於像 Schleswig這種小國的歸屬,那個時代背景比今天複雜很多:(1) 老歐洲 ancient regime 的「貴族王權」雖在法國已被推翻在各國也面臨革命挑戰,但丹麥仍以「君主立憲」維持了國王統治,仍能以貴族繼承權聲索貴族小國的領地,但同時國王也戰戰兢兢怕被人民推翻;(2) 19世紀新歐洲的「民族主義」甚囂塵上,各創民族神話作民族詩歌激起民族情感,打起「一個語言一個國家」的大旗去向外找同族人居住區域聲索領土;(3) 19世紀後期由「鐵血宰相俾斯麥」透過統一德國製造強勢均衡的「現實政治」Realpolitik 亦正崛起中,王權繼承與民族主義都只是手段。
本劇在 MOD上電影有五部、原始影集則分八集:E01 先拍下層田園美好但上層蠢蠢欲動的 1851-1863和平時期,E02 進入 1863-1864丹麥修憲兼併 Schleswig的宣戰動員期,E03-E04 則分「前線軍隊」「後方高層」「家鄉女人」三線進入信心滿滿的戰爭蜜月期,E05-E06 同樣三線卻進入現實殘酷幻夢破滅,E07 終於迎來毀天滅地的戰爭場面宣示一切過去的終結!E08 回歸平靜撫慰創傷留下火種傳承教訓期待新丹麥希望。而這課「丹麥教訓」主要是高層傲慢煽動的「民族主義」瘋狂譫妄,伴以後方女人純真殞落的苦行堅持,以及前方男人面臨高壓挑戰的人性考驗。
https://d-tm.ppstatic.pl/kadry/6e/cd/9533ffe2bdc4e8e7bdf7bd678d01.1000.jpg
農村小民,夢想與憤懣
本劇從丹麥之子田園之心開始,每集片頭鋼琴配樂徐緩悠長搭配如詩旁白都令人鼻酸,看著田園孩子光腳跑步徜徉草原農村森林湖畔,都令人悲嘆是為了什麼「偉大使命」值得送千萬子弟上戰場?故事從農村土地三個孩子開始,雖然是一女二男三角戀情簡直老貝《珍珠港》模板 XD 但本劇丹麥編導 Ole Bornedal 拿大預算拍起大劇不論文戲武戲都不追求老貝那英雄爽感,反而處處鳥語花香紅男綠女搭配沈重配樂山雨欲來,要對承平時代天真人民與激情政客深自檢討訴求「反戰」:三個小主角 Inge, Laust & Peter都在 1851 戰勝後的樂觀時代下長大,他們怎麼看待戰爭呢?
未來將成「後方女人」也當本劇旁白記述一切的女主角Inge,就眼看兩位她都愛的男孩如何天真樂觀長大成人:童年初相遇,兩位男孩就跟著大人習以為常圈地玩樂「這是我們的地盤」,還要 Inge 前衛呼喊「這是所有人的土地」令兩位男孩眼睛一亮從此青梅竹馬三人行。這「獨佔地盤 vs 普世共享」的對比,上可呼應這 19 世紀丹麥與德意志邦聯間爭執已久的「Schleswig 問題」:到底兩大民族之間這兩族混居的土地該屬於誰?抑或更應跳出「該屬於誰」的問題而發揮普世人性都不分彼此?那 Peter & Laust兩兄弟長大後,對 Inge 也會陷入「她是我的」的情場爭奪嗎?
還真的從 E02長大從軍起就陷入三角戀情!Inge雖然兩個都愛也都接吻了、但要偷嚐禁果還是選了其中一人、未來分隔兩地情書往返遲早東窗事發!兩男會為了一個女人反目成仇還是三人互愛戰勝一切?這既是少年人情也是國家大局的考驗。回頭看 E01的童年時光,孩子們很容易就跟著戰勝國家樂觀氣氛學習了壁壘分明:家庭有老兵苦痛親人逝去,農村領主一句「都是德國佬害的」Laust 聽在耳裡恨在心裡成人生動力;倒是 Peter認識了雲遊四海的吉普賽人開始嚮往著外面大世界,農村領主一句「男兒志在四方」就哄他傻傻從軍。無數少男或為憤懣或為夢想,都成了棋子。
https://pbs.twimg.com/media/ErNEiQyW4AIoQNP.jpg
農村政治,創傷與轉嫁
這後方農村線從 E02男生出征起才通信沒幾回,E04 連 Inge 也不知天高地厚懷著身孕南下前線,要找孩子的爸更要幫兩位心愛的男人和解 XD 看到這種癡情傻妹人人皆曰「這不是妳該來的地方」!話說戰火無情血流成河哀鴻遍野,這樣的地方 19 世紀男人保護的女人真不該來嗎? Inge 身為女主也會帶著姐妹捲起袖管當個「丹麥的南丁格爾」推動現代戰爭的前線軍護,當然劇情也很滄桑唏噓地總讓她和兩位男孩擦肩而過,甚至彷彿冥冥註定般要在戰火末日誕下孩子象徵丹麥的死亡與重生... 倒是她帶來的「姐妹」Sofia 來自意想不到的「吉普賽人」社群打開丹麥人眼界。
E02 在小村豐收時節意外登場的吉普賽社群,他們帶來勞動力也帶來全新的文化習俗與外界視野,令世居於此沒見過世面的丹麥農民雖乍看忐忑、但一起工作相處奏起音樂翩翩起舞人人都樂了!尤其對三位主角中更愛讀書嚮往世界的 Peter來說,吉普賽人那「沒有國界」的四海一家更令人心折:「普魯士人是好人、德意志人是好人、荷蘭人法國人西班牙人也通通是好人」,任何民族 nation 與人民 people 都單純善良沒有壁壘!這和民族主義當道年代丹麥政客煽動的「萬惡德意志」與「普魯士的錯」截然不同!從此學會翻轉概念:惡絕不來自一國整體,但悄悄在國內萌生。
惡在農村的萌生,由農村男爵之子 Didrich複雜演繹,由 GoT《權力的遊戲》攸倫 Pilou Asbæk 善惡交雜精彩演出!他年輕參與「第一次什勒斯維希戰爭」慘無人道累積創傷、但後方男爵爸爸毫不理解人性創傷只顧戰爭英雄的家族榮耀、令他殘破心靈無處抒發只能當貴族公子花天酒地到處踩人... 本劇中他在農村仗勢踩了吉普賽男孩Djargo、逞兇踩了吉普賽女孩 Sofia、後來二度開戰再受徵召去當軍官又狠踩了 Laust的身體 Peter的心理甚至 Inge 與他倆的愛... 但壞事做盡本劇仍安排 Inge 對他守護到底!也許他的惡就是丹麥人的小惡,而丹麥的重建療癒仍不離不棄。
https://www.oestbirk-avis.dk/sites/default/files/imported_images/102737420.jpg
上層政客,熱情與使命
E01 開始平行於農村小民們,真正驅動這 1864 年「第二次什勒斯維希戰爭」的還是政治高層。史實這場戰爭到底怎麼發生問題挺複雜,如今丹麥歷史學界亦有其辯論,但專精這段歷史的本劇顧問 Tom Buk-Swienty特別著重「民族主義」的煽動與蔓延、甚至這民族主義還結合「宗教天命」與「民主使命」甚至藝術的「浪漫主義」!儼然以小丹麥的瘋狂過去直指20世紀以降各種強權... 本劇描繪史實發動戰爭的時任首相 Bishop D.G. Monrad 就結合了民族熱情藝術浪漫民主理想與宗教使命、更結合史界對他出了「精神問題」的懷疑理論,將他的熱情理想步步堆高逼近了瘋狂。
在戲劇中表現「熱情」與「瘋狂」,本劇安排史實丹麥 19 世紀浪漫主義女演員 Johanne Luise Heiberg來當首相 Monrad 背後精神導師,由拿過很多影后的《權力的堡壘》Sidse Babett Knudsen魔性演出!只要首相表露一點情懷她必加碼誘惑、只要首相流露一點理想熱情她必加碼煽動、只要首相面露一點挫折她必當個女王激其自卑憤懣、每天在後台以「魔鬼戲劇教育」訓練首相走上政治前台慷慨陳詞!不知這位女演員 Heiberg史實是否真擁護丹麥民族主義倡議了戰爭?她在本劇形象就是一切瘋狂的幕後黑手,但戰爭大敗她只淡定「演員登台有成有敗」渾沒在意萬民性命。
而在這民族主義大旗下,傳統王權如丹麥新王 Christian XI 可就吃鱉了:他雖愛好和平維持均勢只想照顧子民生活,但只要被首相 Monrad 挖他出身挑起「叛國」疑慮以「人民推翻」來威脅,身為國王也被綁架成了橡皮圖章。而以對面德國「鐵血宰相」Otto von Bismarck 眼光來看,丹麥陷入民族主義沈醉上帝天命根本是「瘋狂」,但瘋狂開戰剛好幫我們普魯士號召德意志諸邦展開統一進程。話說俾斯麥的 Realpolitik也只是他的新政治取向,在歐洲列強間卻早就是政治老模型,本是丹麥盟友的英方調解人 Lord Palmerston也搖頭嘆息丹麥人陷入 madness無視客觀形勢。
https://de.web.img2.acsta.net/pictures/15/05/20/16/27/345437.jpg
戰爭指揮,浪漫與務實
E02 丹麥宣戰兩方動員後 E03終於開打!政治上的「民族主義 vs 現實政治」也延伸到戰場上的「浪漫主義 vs 務實主義」:普魯士方,戰地元帥本是八十歲老將 Von Wrangel,總口口聲聲他年輕時如何參與反法同盟大敗拿破崙、如今只要士氣高昂我大普魯士必「再次大敗法國豬」!還要副將提醒他「是丹麥豬」才惱羞成怒。相對地,未滿四十的普魯士親王 Friedrich Karl 才真有現代戰爭觀念會運用現代科技,看老將傳統英雄衝鋒一回死傷慘重後,由他接手才開始靈活機動的新普魯士戰法,浪漫衝鋒皆虛假、轉進退避不可恥,唯有保留實力減少損傷取得最大戰果才是真。
而與主角們生死安危息息相關的丹麥方,史實最初主帥是務實將軍 De Meza,看見形勢不好不吝轉進守成以蓄積實力伺機而攻。但哥本哈根高層政客只在意「英雄勝利」餵養媒體 propaganda ,政客的戰爭邏輯只有「國家責任民族使命光榮士氣」等打高空詞彙;尤其雙眼發光熱情如火的 Monrad 首相完全不甩軍事邏輯與將領意見,為了鞏固象徵堡壘滿足人民激情動輒大筆一揮,犧牲數以萬計都面帶笑容若無其事!當普魯士方換掉保守老將拔擢務實新血時,丹麥方竟換掉靈活務實的 De Meza、換上個只會聽命討好的顢頇老將 Gerlach,再多死傷只要上級交代全部可犧牲。
於是本劇丹麥方以「民族主義」推動「戰爭機器」的瘋狂生產鏈拼圖漸完整:由精通表演的女明星 Heiberg以浪漫熱情激起首相 Monrad 的政客瘋狂、由 Monrad 的慷慨陳詞召喚民族情感激化全民威脅國王、國王 Christian IX 為保君主地位已成橡皮圖章、哥本哈根高層政客不懂軍事卻集權決策、前線將領打多少實績保多少實力都不再重要、有沒有聽話將領搖旗吶喊讓士兵英雄犧牲才是戰爭政宣好資材、而後方民眾甚至應徵士兵集體沈醉在這宗教天命與浪漫藝術交相驅動的民族幻夢中... 很快這「浪漫 vs 務實」的意識交戰也降臨前線士兵與主角兄弟 Laust & Peter身上!
https://m.media-amazon.com/images/I/812JM4JwFvL._SL1500_.jpg
戰地男孩,理想與現實
本片男孩們經歷了此戰前二到四月:第一戰 2/02 Battle of Mysunde 丹麥軍大勝、男孩們是預備軍在旁遠觀;第二戰 2/05 要守神話堡壘 Danevirke卻守不住使出空城計,主角兄弟在此出現爭執分道揚鑣由 Peter冒險殿後,Laust 則隨軍展開丹麥史上最痛苦的冬季撤退沿路受凍;第三戰 2/06 Battle of Sankelmark普魯士追兵追上大敗,Peter 墊後脫隊事後才見其慘烈;第四戰 4/02 Bombardment of Sønderborg城市砲轟,Laust 在此養傷 Inge 來當戰地護士卻跟他錯過;第五戰 4/18 Battle of Dybbøl 密集砲轟後兩軍衝鋒,則是丹麥軍史最慘烈一天如今已成紀念日。
在此為了女人而賭氣反目的 Laust & Peter分屬兩種不同性格走向不同崗位,為本劇戰爭場景勾勒出兩種不同的經驗:Laust 擁有愛情也充滿希望,只是日復一日聽從命令做該做的事,和來自港市當碼頭工的同袍 Erasmus親愛精誠互相扶持,只期待戰爭結束重回愛人的懷抱。但這裡有個料事如神還看似會點巫術的老兵 Johan教他生存之道:這場戰爭非關丹麥人民更無謂神聖、絕非上帝旨意甚至上帝也未必存在,但你能做的事是挺直腰桿攜手同袍實踐人性、並打開眼耳觀察徵象趨吉避凶,千萬別傻傻服從命令把命送掉還不知所為何來、平日別當丹麥農奴戰時更別當丹麥炮灰!
相對地,既失去愛情又決裂哥哥而負氣尋死的 Peter,從甘冒大險自願殿後以來就宛如敢死隊,跟著年輕的殺神少尉 Dinesen快速遊走戰場展開游擊新生活!他們在森林來無影去無蹤神出鬼沒獵殺普軍、文的屠殺軍樂隊武的還殺 Hussar 輕騎兵!只是隨著一次殺戮慶功時海角同袍 Alfred 得意忘形送了命,也不禁反思這種出於失落與憤懣的戰爭人生、是否品嚐仇恨食髓知味將再難自拔?一場戰爭誰死誰活三分人為七分天命,但不論死活最後人生的品質仍在於人性:我在戰爭是意在救援同袍友軍、還是意在享受仇恨殺戮?我有限人生要努力痛恨哥哥、還是找回哥哥與他和解?
https://presspack.rte.ie/wp-content/blogs.dir/2/files/2015/07/1864_Ep5_006.jpg
戰爭遺緒,渾噩與傳承
相應於丹麥主角們,本劇亦安排了一位最有理想性格的普軍小兵做對比:當整個普魯士與德意志諸邦也都陷入民族主義、聽從上級炒作「他們丹麥我們德意志」壁壘分明甚囂塵上時,普軍這邊有個小兵可是時下最前衛叛逆的「馬克思主義」擁護者!被迫走上戰場時還口口聲聲「丹麥人與德意志人都是一家人、這不是人民的戰爭而是高層的戰爭、人民應該聯合起來對抗高層剝削」慷慨陳詞!但打第一仗一頓砲轟親見身旁屍橫遍野馬上就縮了 XD 戰爭殘酷果然能把理想主義者打回原型退守自保:為了活下來,什麼人都可以殺,什麼不義都能做,成為最懂踩人求存的「永生族」。
在這「德意志統一」的 1860s一個普軍還真有可能連連勝仗當個「永生族」!只是當常勝普軍與丹麥敗軍有緣再會時、看眼神就知永遠存活的「永生族」早沒了靈魂,反而但盡人性生死隨緣的敗軍、縱然身死精神長存留給存活者訴說。本劇上戰場的少年主角們終有部分會回來,只是僥倖存活回家仍要揮別陰影過回舊日子?仍要追著舊日單純夢想當這一切從沒發生過?以一般金童玉女青梅竹馬的好萊塢「戰火愛情」套路看,本劇結尾的安排湊對實在太離經叛道令觀眾氣結!但以一場戰爭改變了國家與人心的「反戰劇」來看,回來的人必須一肩扛下痛定思痛的新丹麥轉型。
而這轉型必須代代相傳,上可透過德國老將軍上溯 1810s拿破崙戰爭、下可透過主角孫輩呼應 1940s丹麥反抗、再一輪孫輩就是 2010s北約駐阿富汗的丹麥軍人!本劇於 2014 推出顯然是要紀念普丹戰爭 150週年,還真的每代丹麥牽涉的戰爭衝突都關於一場浪漫激情的大國之志,只是這大國由 1810s法國到 1860s丹麥到 1940s德國再到 2010s成為了北約,哪一次在當下不是熱情使命光榮神聖、但歷史回顧才知其傷天害理?本劇在 1851-64的古代劇情外,亦加入了 2014 一對老人和小屁孩的另類邂逅與講古辯論,雖然這一老一小劇情有點跳 tone 但仍將過去教訓連到了今日。
https://ichef.bbci.co.uk/images/ic/1200x675/p02rqn90.jpg
民主輸出,丹麥的天命?
耳聽劇中丹麥首相 Monrad 慷慨陳詞:「我們有最先進的憲法、我們人民作主國王傾聽、自由派改革卻被保守派阻擋、我們進步使命必須向南包納 Schleswig」更要輸出歐洲!反觀本劇中的德國鐵血宰相 Otto von Bismarck冷笑評論亦令人玩味:「人民並不想要權力,人民只要工作生活吃穿無虞風平浪靜,反而是自由派處處挑起戰火,必須要制衡。」甚至,再聽聽本劇丹麥首相的幕後黑手女演員 Heiberg,能歌能演彈起鋼琴是丹麥軍歌「英勇的士兵」"Den Tapre Landsoldat",竟是我們台灣熟知的《我現在要出征》,難道這樣熱情浪漫的民族主義情懷離我們也沒那麼遙遠?
但聽每集片頭開場女主角 Inge 的田園詩旁白:「那時永遠豔陽高照,僅有少數烏雲。他們從戰場凱旋歸來,但一傷靈魂一傷身體,都永難療癒。我記得那是幸福年代,政客與文化菁英,自覺是天選之人,沈浸在如陽光般燦爛的傲慢!但其實烏雲正在聚集,只是沒人看見」,光這片頭音樂畫面與吟詩旁白就令我一放再放回味再三!不過大女演員 Marie Tourell Søderberg 磁性聲線悠遠迷人之餘,演技表現倒是小女演員 Fanny Leander Bornedal 更生動靈活無拘無束如大地精靈、小小年紀又兼能演繹童心好奇與成熟思量,總睜著一雙純真大眼看著大人看不見的那朵烏雲...
這位小演員當年 13 歲、算她導演老爸 Ole Bornedal 安插進來 XD 但安插得真巧訓練得真好!父女後來另有合作 Netflix架上的丹麥二戰片《眼簾下的戰影》(2021),比較這兩片影音調性與主題諭示亦有其相通似:Ole Bornedal拍起戰爭片很重視「神性」,戰爭底下的人們不是心懷信仰就是沐浴著昭昭天命,不是自命行正坐直信仰虔誠上帝會眷顧、就是自命天選之人要代表上帝擴張祂的國!但最終,儘管這混亂世界冥冥之中有其緣分,但上帝從未以我們期待的樣貌降臨,而只像隻雲雀天上啁啾冷眼旁觀著人類愚行... 推薦反戰觀眾欣賞,MOD 今日下架但 hamivideo還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E19jeJU1z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website.tw), 來自: 36.226.175.17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ptt-website.tw/EAseries/M.1677143109.A.9A4
推 philluke: 長篇好文未看完先推一個!!感謝分享 02/24 09:50
推 rettoly: 感謝分享 02/26 09:37